金融机构是怎样一个机构,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其盈利的模式都是通过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来收取服务及相应的费用的;
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
货币当局,又称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分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以及住房储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及股份制的保险公司,城市合作社及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证券交易中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登记公司,财务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境内开办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包括外资、侨资、中外合资的银行、财务公司、保险机构等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业务分支机构及驻华代表处。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其盈利的模式都是通过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来收取服务及其相应的费用。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我国的金融机构按地位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
一中央银行。
二商业银行。
三农村信用社。四中外合资银行
听说做金融贷款中介轻轻松松能年收入上百万,是真的吗
一个人,一台手机,做贷款中介一月挣10万。“你知道深圳线下的贷款中介至少收几个点吗?8个!8个点啊!”
假的,千万不能信!别说我没告诉你,要是傻傻分不清楚,跟风入行,一定要去检验实践出真知,那我无话可说。
金融贷款中介,听着还以为是做金融行业的,挺专业的样子。实际上这一行与卖保险、保健品性质差不多,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推销产品。论吹牛我只服成功学大师,这帮人割韭菜毫无下限,其实所谓贷款中介公司的套路如出一辙,每天晨会喊口号打鸡血,下班总结各种毒鸡汤。
贷款中介,其实就是利用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撮合借贷双方成功放款,收取借款人一定比例服务费实现盈利。可以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模式,线上的贷款中介帮助借款人在线上申请贷款的中介人员或组织等。线下则是通过地面人员面对面服务的中介机构,也称贷款渠道商。
贷款中介的获客渠道一般都是线上线下广告宣传,还有一个灰色地带——购买个人信息。所以很多人莫名其妙接到电话推销贷款,就是由于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医疗、网购、房地产、招聘网站等领域成重灾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贷款中介不是什么好鸟。
贷款中介从最原始的方式,撮合借贷双方,发展成为网络助贷、初步筛选借款人、提供担保、资金过桥等。假如一切行为都在规范标准内操作,我认为这是没问题的,既然中介提供了服务,甚至提供担保或者过桥资金,为借款人解决问题,收取一定费用也是合理合法的。
问题就在于,大多数贷款中介良莠不齐,套路深深,收费标准不明确,让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贷款“黑中介”打着吸睛幌子诱骗借款人,如果不注意辨别就很容易上当受骗。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黑中介”套路,希望读者避免踩坑。
包装贷款
有中介称通过包装资料可以解决借款人“银行流水不够、收入不达标”等资质方面的困难。中介人员本身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不强,资料造假很容易被金融机构查出,结果自然是拒贷,还会被金融机构列为黑名单;其次是个人信息泄露“被贷款”,相关资料可能被黑中介拿去申请贷款。
无需审批
“1分钟办理、无需审批”“仅凭身份证,当天可放款”,通过这种夸大其词的宣传,成为吸引一些收入不稳定人群的噱头。而被这些虚假信息迷惑双眼的借款人,往往拿到的是一份“天价”合同,最终造成无力偿还的结果。
贷前收费
中介承诺低息、快速放款、宣称有关系,但前提是借款人先要交一定的保证金、押金,以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一旦借款人交了钱,“黑中介”就玩起了失踪。
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正式放款前是不会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费用的。而“黑中介”本身没有实际业务,其所图的就是借款人支付的各种费用,因此在贷款过程中,巧立名目收取费用。
洗白征信
有中介谎称只需几千元就能洗白个人征信,无论多花、多黑都能洗白,以避免贷款被拒,这纯属睁眼说瞎话。
实际上征信报告只有上报的商业银行才可以修改、更正,除此之外,任何机构或个人都是无权更改的。不良征信记录会在还清全部逾期欠款及罚息的5年后自动消除。
借钱要正规,不要把“假李鬼”当成“真李逵”。
辨别正规贷款中介机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考虑:一是受理区域与营业执照,二是联系方式与经营场所,三是前期费用和贷款利率。
“无门槛、低利息”是不良中介的常用套路。如果不幸陷入“黑中介”贷款陷阱后切忌自乱阵脚,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保留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总结:
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以自身的实际收入水平量入为出、理性借贷。不计后果、盲目借贷,否则一旦资金断流,就容易陷入“黑中介”贷款的“定制圈套”。
标签: #金融什么岗位最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