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冬季意大利发生水灾了吗
新华社罗马9月10日电,据当地媒体报道,意大利中部港口城市里窝那10日遭遇恶劣天气,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导致至少6人死亡,另有两人失踪。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里窝那当日遭遇了大风和暴雨袭击,短时降雨量达250毫米,当地出现大面积积水并引发洪水和泥石流。大风还导致树木和房屋倒塌,车辆受损严重。恶劣天气还造成公共交通中断。
里窝那市市长诺加林在社交媒体上称,这是该市受恶劣天气影响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天。
当天,罗马和佛罗伦萨也出现了强降雨天气,佛罗伦萨民事保护部门发布了恶劣天气橙色预警。
里窝那位于托斯卡纳大区,夏季干旱,冬季潮湿,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西宁市年平均降水量
气候
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零下18.9℃,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
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水文
西宁市区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363.6毫米,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
青海省西宁市2022年平均降水量是506.4毫米(2020年)
时间 单位(毫米)
2020年 506.4
2019 537.4
2018 519.1
2017 464
2016 444.1
农产品滞销为什么都是在偏远地区
交通运输不方便,信息不灵通,无良收购商拼命踩压,说来都是泪优质的农产品出自偏远山区,卖不上价,老百姓也不舍得购买奢侈的化肥农药和转基因种子,用原始的方式耕耘,辛勤的付出,换来的都是说不下去了
我们经常我看到新闻上说哪里的农民种地种菜啊,各种农产品滞销,根本就卖不出去,有些农民没办法直接免费让别人去地里拿,不想浪费。然而我们却发现,在市场上,我们买却价格依然很高,这就很困惑了。其实农产品滞销不仅仅是偏远山区,普通的农村,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只是偏远的地区更严重。
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偏远山区,农产品更容易滞销呢?
1.根本原因市场供过于求。
很多农村种什么农产品,基本都是因为之前有人可能种植某种农产品挣了钱,那么周边的农民就会跟风去种植,因为偏远地区,农民不敢轻易去投资啊,他们更希望投资自己亲眼看见的东西。看到某个人种植某种农作物挣钱了,所有人都一起种,其实他们这样已经是输了。因为物以稀为贵,以前种植的人少,自然价格好,但是市场就那么大,产品多了,价格自然就下跌了,所以一旦泛滥那就不值钱了。
2.就是交通不便,那么物流就受影响。
我们都知道偏远地区,就是指交通比较差,离县城或者繁华的地段距离较远的地方。这些地方道路还不完善,可能是因为地里环境的影响,修路不是很容易,导致大型车辆无法进入。而一般农产品基本上量比较大,只靠小型车辆运输,成本会增加很多,成本太大,那么利润就少。而大部分农产品基本上是靠批发卖出去,运输成本增加,那么价格自然就上不去,靠自己零售根本就卖不出多少。所以一旦出现丰收季节,一大批农产品没人上门收,因为价格太低,农民可能就面临亏本,但是市场同类产品又不缺,没有人愿意上门收获,这样就造成了农产品的滞销。
3.没有竞争的优势,销售渠道单一。
现在几乎所有的普通农产品,都可以通过网上渠道购买到,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对于偏远山区的农民,首先交通物流就输了,在快节奏发展的当今社会,时间就是金钱,消费者一旦在网上消费,他们希望自己下单购买的产品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自己手中,同样产品,同样价格,相信没有人愿意选择偏远地区,都希望选最快到达都商家,那么偏远地区的产品必然失去竞争优势,即使你的产品比别人好,没有人会看到。
虽然现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实现网上销售,但是线下销售可能是他们最主要的渠道,因为量大,不易储存,那么以最快的时间卖出去,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网上销售商家太多,没有一点积累是很难做大的,那么靠经销商上门收购是主要的,这样价格就会少很多,自然利益就少。
所以偏远山区想要把自己的农产品打开销路,首先得从交通运输方面解决,这样才能提高竞争的优势,有更多的销路。还有就是不要去盲目跟风,市场瞬息万变。
以上是个人观点,喜欢的可以关注互相交流,我是少三番。
标签: #2017干旱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