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无敌舰队到底有多强?你怎么看
无敌舰队并没有打赢过什么很大,很著名的胜仗,反倒是被英国的一支由海盗组成的,看起来双方实力悬殊的舰队打败了,这让笔者想起了泰坦尼克号,号称世界上永不沉没的船,结果第一次远航就沉了,至于英国为什么能以少胜多,原因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历史书上写的那样,因为天气和英国船只较小灵活,火炮先进,更为关键的原因是,那时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早已不在无敌,而是在走下坡路,换言之,那时的无敌舰队早已是外强中干,强弩之末了,西班牙也慢慢的势弱了。
不知道题主是不是出于嘲讽,因为题主关于西班牙无敌舰队这个问题是一个谬论,正确的问法应该是:西班牙无敌舰队那么弱,为什么名字叫做无敌舰队。
无敌舰队是16世纪的时候,西班牙和英国之间的英西大海战中,西班牙的海军队伍的名称,当然,这场战争中被我们熟知的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如何遭到大败的。
无敌舰队只是强弩之末
首先我们要看为什么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会遭到惨败,那要从西班牙的衰弱史开始说,十六世纪前期,西班牙无疑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披着天主教的光辉,励志要解救全欧洲。
将天主教的恩泽洒满欧洲大陆。于是这样一个日不落帝国开始了侵略的征程,也因此结下了很多的敌人。
西班牙的海军在到处征战的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创伤,特别是在和土耳其的三次战争中,虽然战争的结果是胜利的,但是过程是艰难的。
因为在三次和土耳其的战争中西班牙损失了十万多的海军精锐部队。
我们熟知的塞万提斯就是在给皇家军需官的职务,负责为无敌舰队和陆军采购军需品的时候,与土耳其的战争中受伤导致了终身残疾。
这几场战争下来,西班牙的远征作战导致国内财政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一度发生了国家破产。因此,此时的西班牙更像一个吹得胀大的气球,表面风光却随时面临破裂。
在1588年和英国之间的战争,此时的无敌舰队表面上有着十支支队,130多艘的巨大阵仗。
但是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船是由美洲运金船改造而来的,海军也不是当年大战土耳其的精锐了,而是东拼西凑的毫无海战经验的陆军散兵游勇。
无敌舰队的名号由来存疑
至于为什么会称为“无敌舰队”,西班牙表示:我自己可从来没说过自己是“无敌”舰队哦,而是“幸运的无敌舰队”。
至于无敌舰队到底是谁称的,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是英国打败了西班牙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过分夸大对方的战斗力呢。
西班牙无敌舰队是十六世纪西班牙国力最巅峰时期,由野心勃勃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一手打造的庞大海军。“无敌舰队”的意思是“伟大而幸运的海军”,全盛时期有有千余艘舰船,150艘以上的主力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按吨位来算相当于现在美国的一个航母编队,在当时确实威压欧陆各国。
1556年,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他同时还是尼德兰、西西里与那不勒斯、弗朗什孔泰、米兰及全部西属美洲和非洲殖民地的统治者。腓力二世继承了庞大的遗产,因此野心勃勃,以“基督教世界保护者”自居,先后击败法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吞并葡萄牙,再加上遍布世界的殖民地,西班牙国力和海外强权达至顶峰。随着西拔牙海外利益的增多、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腓力二世花费1000万金币打造“无敌舰队”,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
1558年摒弃天主教、支持新教的伊丽莎白一世成为英国女王,这引起了反对宗教改革的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不满。再加上英国海盗大肆劫掠西班牙货船,严重影响西班牙利益,因此腓力二世在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的支持下决定远征英伦三岛。
拥有130艘舰只和3万余名战士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空有强大的火力优势却不会利用,一心追求战列决战和登船作战,被当时弱小的英国海军利用快船乱战耍的团团转。实际上英国海军给西班牙无敌舰队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是拉长了无敌舰队在海上的航程和时间,使得无敌舰队在苏格兰海域附近遭遇了暴风雨天气,这才损失惨重,再加上疾病的影响仅有65艘船返回了西班牙。
在多数人的感觉中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就成为了新的海上霸主,实际上并不是的。155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失败后,西班牙又先后于1596年、1597年、1599年、1601年四次远征英国,英国最终勉强守住本土也是元气大伤,并没有取得对西班牙的海上优势。
真正终结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是1581年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出来的荷兰,1639年唐斯之战荷兰海军击败西班牙海军,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而英国真正成为海上霸主是17世纪末击败荷兰之后的事情了。
西班牙无敌舰队作为当时最庞大的舰队,其战斗力毋庸置疑。一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就像狼即使被狮子打败,也不代表他比羊还要弱。
西班牙无敌舰队本名为“伟大而幸运的海军”,“无敌舰队”的称号只是后人附会。无敌舰队是西班牙为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在海外的利益,而建立的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舰队,从1588年第一次远征开始,至1601年第五次远征后停止活动,历时13年。
组织结构
无敌舰队由130多艘战舰组成,有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的士兵,最盛时舰队数多达千余。但船舰数多,质量却良莠不齐。其中既有着当时最先进的大型加里昂船,又有着随时漏水的残破商船,甚至可以说无敌舰队其实是西班牙从本土和各殖民地的海军抽调,混编而成的。在战术上,西班牙在远距离时采用纵向发射,近距离时采用冲撞和登船作战。
英西战争:格拉沃利讷海战
1585年,英西战争爆发。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伊丽莎白对玛丽的处决为借口,进攻英国,并组建一支由130余艘舰船组成的舰队,包括8,000名士兵和18,000名水手,史称“无敌舰队”。
1588年的5月,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出发,计划到荷兰尼德兰,掩护那里的陆军登陆英格兰,并负责海上运输和护卫。在从西班牙到尼德兰的路程中,无敌舰队与英国舰队发生过几次战斗。英国舰队使用侧舷射击,有炮多、射程远的优势。而且与西班牙过于庞大而显得笨重的舰船相比,英国舰船更显得精巧,不仅速度快,而且灵活。所以英国舰船始终与西班牙战船保持距离,用长重炮轰击,避免与西班牙舰船登船作战。
但西班牙海军训练有素,能快速摆出阵型。舰船遇到攻击时,相互之间也能够快速支援。相反,英国海军缺少统一的作战训练,有的还是海盗出身。加上16世纪的冶金工业落后,炮弹在远距离下命中率低,即使打中,伤害也不高。所以英国舰队并没有对无敌舰队造成太大伤害。
几次对战后,双方炮弹消耗都很大。英国舰队可以在自己的港口补给,无敌舰队却不能,唯有到法国加莱附近锚泊,等待陆军提供支援。但陆军并没有准备足够多的平底快船,所以一直没能与无敌舰队汇合。这时,英国人用8艘引火船实施火攻,打乱无敌舰队的阵型。英国舰队乘势进攻,双方展开混战。
由于英国舰队有火炮优势和充足的炮弹,无敌舰队败下阵来。多艘一级战船被击沉或重伤,人员伤亡达到五分之一。战斗结束后,无敌舰队顺风向,向北绕过苏格兰,再向南返回西班牙。但后来遇到暴风雨,舰队和人员受到严重损害,最终回到西班牙的只有67艘船。
战后,英国依然坚持通过私掠船行为反抗西班牙,并继续派遣部队援助荷兰和法国反抗西班牙。西班牙也从失败中学到教训,在船上配备长重炮,有效反抗英国海盗船的劫掠。此外,虽然英国获得格拉沃利讷海战胜利,但并没有对西班牙造成决定性的打击,未能确保对西班牙的海上优势。西班牙依然是日不落帝国,仍有能力发动无敌舰队远征。
西班牙的衰落
西班牙无敌舰队在1596年至1601年间,实行了四次远征,但大部分因为天气恶劣而无果而终。不过,英国也因四次远征和爱尔兰动乱而元气大伤。英西之间长期的海上角逐进入了低潮。1604年,经过三年的奥斯坦德围攻战,英荷联军最终投降,西班牙军队拿下了这座城堡。之后,英荷西三方通过谈判结束了战争。1639年,西班牙在唐斯之战中,被荷兰击败,宣告西班牙海上霸权的终结。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新的海上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