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练总决赛it's ok歌词
天边撕破黑暗 的黎明
将所有存在 变纯白
为了见到你翻 山越岭
然后笑着说 It will be ok
画面定格 汗水坠落
Woo
灯光闪烁 宛若星河
Woo
短暂的 时间轴
能否感同身受 我的体会
舞台上 超乎完美 的定位
承载多少 光鲜背后 日日夜夜 废寝忘食 汗流浃背
用倔强击碎 退缩的理由
让我对你说 那份坚持的模样
It's ok!
没 时间去浪费
就连飞逝的光影 都弥足珍贵
多远都无畏
只愿为你实现 梦想的以为
带你去 我的世界 right now
领略 幸福和美好
看你 对我 安静 微笑
Then it will be ok!
早准备好 躁动的心跳 等待某天 为你 苏醒 Ang!
想要加些melody,A little bit,Em 写进 this song
不知道还有多少的梦想 关于未来 都很类似
却早已经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失去意识
努力的 艺术没有旁白
管他是 塞尚还是莫奈
用汗水 诠释我的华丽舞蹈
不需要 路边小丑口头声讨
Right享受着 多少掌声 和赞美
就要承担 多少辛苦 多少指责 多少坎坷 多少负累
用倔强击碎 退缩的理由
让我对你说 那份坚持的模样
It's ok!
没 时间去浪费
就连飞逝的光影 都弥足珍贵
多远都无畏
只愿为你实现 梦想的以为
带你去 我的世界 right now
领略 幸福和美好
看你 对我 安静 微笑
Then it will be ok!
关于未来 我永远期待 这瑰丽的梦别醒来
不会害怕 陪着你 拨开所有迷雾
Ah~
Ah~
It's ok!
没 时间去浪费
就连飞逝的光影 都弥足珍贵
多远都无畏
只愿为你实现 梦想的以为
带你去 我的世界 right now
领略 幸福和美好
看你 对我 安静 微笑
Then it will be ok!
如何评价综艺《创造101》
回望以往的华语女团,要么负责“能唱”,比如早年的飞鹰三姝(年轻的小朋友大概多数没听过这个组合,稍后会讲到这个组合到底出了谁)、这些年仍活跃未解散的S.H.E:
要么负责“好看”,比如有成员刚刚结婚的 Twins,早已解散但仍有歌在流传的 4 in Love (成员单飞后成绩最好的是杨丞琳) ⬇️
要说“很能写”的女团?
香港的At 17算是一个,但她们的人气比起Twins、S.H.E显然差了十万八千个4 in Love,所以后来也解散又重组最近又像是散了。
当然,这里不排除在出道之后慢慢被磨砺出创作能力的飞鹰三姝成员伊能静,又或是不仅给自己写还为别人写歌的Ella陈嘉桦,我们或许这时才发现,中国能唱跳又会创作的女团,近乎一直在空缺。
最近在热播的《创造101》有在努力填补这样的空缺。
《创造101》播出有6期了,眼看着这些女孩子又掀起了讨论热潮,或许我们的关注点,也该从95后从追星主体,成为“星”本体这件事了吧。
腾讯视频《创造101》有着很多音乐节目的优点:好听、养眼、有悬念、有人情味。当然节目还在本有的音乐人设框架内,做了新的设定——就是让女团除了负责好听好看之外,还令观众看到了她们#很能写#的一面。
在女孩们被分成了舞蹈组、声乐组以及唱作组之后,若是按照常规赛制,怕是为数不多的两组“唱作少女”们会依照过往节目节奏,分别被安排在节目前后段。但不按常规出牌的节目组,要每一组的点赞王pick下一组出场队伍,恰好造成两组“唱作组”接连出战的戏剧化场面诞生,也给人看到了现如今少女偶像们在音乐中和音乐背后的创作“杀”气。
Yamy组集体创作的《木兰说》,整个从歌曲的内容、风格、姿态、寓意,无不在传递着各种各样的“反”精神,节目内外的年轻观众们,很难不被打动。
音乐本身就是“反传统”的风格混搭:古风 + 节拍说唱 + 戏曲唱段。开头 Yamy 的打鼓动作、结尾段的魏瑾从戏曲唱段过度到流行唱腔的转变,都把新世代女生所理解的中国风元素,努力融合在音乐中,又并不令人感觉审美疲劳,相反,耳朵因此有了新的兴奋点。
值得狠狠点赞的,还有杨芸晴的 Rap 部分。吐字清晰又气息平稳,霸气和帅气一样都没少,创作能力在线的同时,演唱功力仍有稳定发挥:
有实力的没在怕的 /不管你怎么想 /我把花木兰的荣光 /披在我身上
视觉上,女孩们身上的流苏,还有葛佳慧腰部的束封的搭配,同样把中国风的核心的看点呈现了出来。
讲到作品本身,对于不太擅长创作的女孩们来讲,风格上的 fusion 已经是很高难度的尝试了。
《木兰说》在多数女团作品追逐流行的大气候下,feat 到《木兰辞》的章节,彰显出一种隐匿的古诗词之文字独特性。
另一方面,《木兰说》取材古时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反传统故事,Yamy队伍中的焦曼婷想要摆脱父亲的光环,渴望以自己的名字被人记住——这样一种“反视角”,给了《木兰说》一种贴近主唱人设的代入感。
紧接而来的杨超越组《麻烦少女》,的确看出了这组人惹上的“麻烦”。
连唱作导师胡彦斌都恨不得再多找些“麻烦”给她们,先是要求女孩们唱作完,还要把歌曲跳出来;彩排时又一次次不满意,一直练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才收工。
《麻烦少女》这首歌本身没什么麻烦,刘人语原创的demo被编曲完成后,少女味更足。歌曲从主歌处的solo分段演唱,到副歌时和声的设计、编排,旋律的流畅以及团员之间默契的配合,都看的出少女们的连夜磨合的确奏效了。
第一段副歌开始之前,杨超越差一点抢拍的演唱,多亏了许诗茵给她打的拍子,才 hold 住了主歌最后两句的节拍。
侧面看来,这群女孩来搞创作,各个都是拼了命的要求高,甚至冒着超越自己演唱能力范围的危险,也想把作品质量和创作难度提高提高再提高。从不被看好,到默契完成,如胡彦斌说的,这首《麻烦少女》的演出完全翻了斌斌老师的盘,让他之前的担心总算石头落地。
细节处讲,女孩们跳脱出自己擅长的演唱和舞蹈,开始挑战创作,甚至挑战唱、作、跳三项全能,是她们渴求被更多人点赞的表现。往深了讲,这样在体力和脑子双重极限环境中,还一再令自己提升演艺技能的自我约束:一组在流行曲风中不忘加入中国元素,坚持中国女团的自身特色,另一组从听觉到视觉追求更极致的作品样貌。
这何尝不是女孩们内心在愈发变强大,渐渐成长的一个蜕变过程?
当女生最初被集结在一起,她们都是有自己个性的人,不刻意讨好别人,只释放自我个性与天性;而在一起吃苦进步的过程中,她们不仅get到新技能,还与其他团员配合出越来越多的默契,甚至开始在作品中把“反传统”、“反流行”的创作理念运用地十分巧妙。
这样独辟蹊径的艺能进阶,不得不令人期待女孩们未来会创造出怎样的新式 C-Pop 音乐了。
标签: #偶练是s级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