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董事长什么级别

admin 153 0

1912到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走向共和制度时把政权平稳的交给了中华民国,而清朝皇室也得到了优待。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袁世凯,他曾当过北洋通商大臣,所以他训练出来的新军也就叫北洋新军,由于袁世凯后来的历任者大都出自北洋系,所以民国初的政府叫做北洋政府,这也是国际上普遍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不过民国也是乱世,虽然政权交到中华民国手上时中国的领土没有被分裂,但这也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在袁世凯死后民国就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时期,整个中国都战火不断。那么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怎么样呢?

金融街董事长什么级别

在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资本主义春天,这一时期中国的民营企业兴起,国内工业增长也很迅速。而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尤其是面粉行业和棉纺织行业,还出了荣宗敬这样的面粉大王和穆藕初这样的棉纱大王。这些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国内产业的基本格局。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就结束了。在世界各强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快完成时,中国还在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还在扩大。

在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中国的合法政府成了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又迎来了“黄金十年”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增长率每年都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平,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增长迅速。而那时中国人虽然穷,但整个国家的经济体量还是不错的,毕竟能武装几百万的士兵,那国家是得有钱的。但是这十年中国依旧是发展的轻工业和商业,重工业依旧很薄弱,只有东北的重工业发展的比较好。

中国在黄金十年的GDP增长率每年都在8%以上,轻工业水平也排在世界第六,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中国势必会崛起,但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的发展。据统计在抗战前的1936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259亿法币,相当于77亿美元,当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37.9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两倍。中国能有这样的经济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日本明治维新后一直在和平发展,而中国在袁世凯死后就陷入混乱,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后才能安心发展,所以在抗战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能超过日本的一半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国民党统治者却并不关心普通民众,只想着自己敛财,到1948年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崩溃,通过膨胀及其严重。

国民党逃走后留给我党的是一个贫穷、落后,几乎没有重工业的农业大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终于能在相对和平的年代搞发展,奋起直追世界各强国。

不知道怎么样!但小时候听老人讲,缺医少药,有病等死,社会治安极差,匪患猖獗!农村的老百姓们,没有人说民国好!

从书上的知识来讲,国家的工业少的可怜!什么洋火、洋油、洋布不都是这么叫出来的!

以前人大多都自己织的土布衣服,大腰裤子!过去人农村人睡觉,怕把衣服弄坏,常常裸睡!

民国的经济只有四个字,积贫积弱!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由于没有做过具体研究,只能谈谈老家过去的故事。这些都是父辈祖辈们亲口告诉我的,真实性绝对没问题。

我的老家,地处长三角腹地,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称,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就讲三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城里。城里北大街是本地的金融街,有古老的钱庄和当铺,也有新式的银行。有一年,皖系军阀和浙江军阀卢永祥开战,卢永祥战败,退向上海。皖系军阀追入浙江境内,老家金融街被洗劫一空、焚之一炬。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小镇。如同诸多的江南水乡古镇,小镇当年是周边的商业和手工业集聚地,只要拜了码头,张三李四都能做点小生意。当地有个风俗习惯,买米只买当天的米。一次买半个月米,那是大户人家。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农村。有个亲戚长辈,家有五十多亩水田,在人多地少,以自耕农为主的江南被光荣地评为了富农,陪着村里唯一的地主挨了无数的批斗。后来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怕,小时候强盗抢才怕。盗亦有道,不走正门,专门墙上打洞。最多一次,打了三十七个大洞。

故事讲完了。

1912年到1928年,也就是推翻清政府的十六年间,当时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非常不均匀的,简单来说各地军阀之间发展不平衡,每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原本就是富庶之地的地区,少了清政府的限制和剥削,所以短时间内经济便是迅猛发展。前十年间当时经济的增速是16%,个别年还出现了20%以上的增长。

但是这种经济增长不值炫耀,因为没有改变贫穷的面貌,只不过由于土地的重新分配,使得农民日子好过一点罢了。当时各地军阀割据,为了发展自己地盘的经济,甚至违背道德去种植大烟。还有就是当时税收大部分是被用来买军火,当时产业也基本是没有发展起来,因为军阀的横征暴敛,加上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

而1928年之后,也就是北伐结束之后,当时南方基本上归国民党统辖,尤其是江浙一带。当时才渐渐出现了一些产业,像当时的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产业,这两个产业是真正立住了脚的,当时民国政府也是非常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不过这个时候真正唱主角的还是那些买办阶级,也就是一些洋人在华投资建设的工厂。

当时的列强意识到中国市场的变化,于是故意找一些代理人,由这些中国人出面建设工厂,而洋人则拥有其股份。也就是披着国货外衣的列强产业,依靠这种产业大肆敛财。但是当时国民政府对于这种行为是支持的,因为急需税收来支持自己的军事斗争。可以说市场绝对是“攘外必先安内”,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就难以在同他国的竞争中优胜。

标签: #金融街董事长什么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