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亨什么意思
就是金融家。
大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à hēng,一词其最初意思是专称为霸一方的帮会头目或达官巨富的。但它的来历却很有趣,19世纪中叶,英国人约翰·享生发明了一种名为“亨生”的马车,这种在车后驾驶的双轮小马车进入上海后,被称为“亨斯美马车”。第一个拥有这种马车的华人是《申报》老板史量才,而且是花费了数十万银两从一个德国人手中买来的,于是,当时的上海人就将拥有这种马车的人称为大亨,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民国时期的京城四少是指哪几位?他们在历史上做过那些贡献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民国时期的京城四少,堪称真正的君子!
张学良、张伯驹、溥侗、袁克文
0.1著名鉴赏家张伯驹
张伯驹自幼聪颖,九岁就能写诗,被誉为“神童”。其父张镇芳(过继的)是署理直隶总督,又是袁世凯的表侄,相当于出生名门世家,加上他天资聪慧,先后投身于金融界,历任盐业银行总管处稽核,南京盐业银行经理等职业,后与梅兰芳、李石曾组织了“国剧学会”。多次加入北平大学生游行等爱国行动。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0.2东北虎之子张学良
少帅张学良是东北虎张作霖之子,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
0.3“侗五爷”溥侗
他的父亲是爱新觉罗·载治,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之曾孙,世袭镇国将军、辅国公,兼理民政部总理大臣。溥侗并没有走上从政的道路,反而酷爱剧艺并且达到精通的境界。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十三日(阳历十月四日)颁定清朝第一首法定国歌,这首法定国歌就是由他作曲完成!
是位著名的艺术家,作曲家。
0.4昆曲名家袁克文
出身政治世家的袁克文,从小就对政治不感兴趣,反而热衷于戏曲,书法绘画。并十分反对他父亲袁世凯复辟的行为,惹怒了袁世凯,他开始逃亡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
结语: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衡量,以上就是青史君认为的京城四少。他们个个天资聪慧,有的是纵横黑帮的老大,有的是鼎鼎大名的艺术家,还有的是指挥千军万马杀敌的大将军!
明国时期的京城四少分别是:袁克文、张学良、张伯驹、浦侗。
浦侗,本是皇族人,却入梨园行,晚清皇族中喜欢京戏的人不少,但能像溥侗这样屈身入行,甚至成了梨园大家的却少之又少。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溥侗的出身可谓高贵。
但与一般的政治世家子弟不同,溥侗没有走上从政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与其身份完全不同的梨园行。溥侗酷爱京昆,又因家中富有,从小就能接触到京城梨园行的众多名角。再加上他本人潜心修学,终于成了文武昆乱不挡的梨园大家。
张伯驹,
其父先后在清朝、中华民国、袁世凯称帝后的政权中为官, 其姑姑嫁给了袁世凯的哥哥。张伯驹系张锦芳之子,后过继其伯父张镇芳,而张镇芳不论在前清还是在民国,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系盐业银行最大股东,因此张伯驹属于“富二代”。张伯驹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 自幼聪慧, 享有“神童”之誉。他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戏曲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张学良,
人称“少帅”陆军一级上将,民国时期著名政治人物,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论背景其父张作霖民国时期东北大军阀。张学良我们并不陌生,9.18的不抵抗他被说成历史罪人,但是西安事变也是历史转折点,没有西安事变也没有国共合作一致对外,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也被蒋介石囚禁了54年!
袁克文
出生于一八八九年,是袁世凯的三姨太所生。他出生在当时的汉城,是袁世凯的第二个儿子,甚至,还和当时的杜月笙等人齐名。袁克文的父亲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人物,也是北洋军阀的领头人,并自立为帝,成为了第一位民国总统。
他一生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参与政治,他所感兴趣的,就是一些古书和古玩而已。他对于那些古物的鉴赏,也是十分的在行,甚至,还与周叔弢等人有着密切的往来,时常一起研究一些古物等。除了他的原配夫人刘梅真,他还有五位夫人。袁克文爱结交朋友,放荡不羁,挥土如金,他的朋友来自各行各业,僧俗道尼都有!他死后,为他送行的人堵满了整条街,都是他的朋友!
民国时期的京城四少是指::溥侗、张伯驹、袁克文、张学良
一、溥侗:爱新觉罗·溥侗,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他是清朝的皇族,加郡王衔恭勤贝勒载治之子,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字画书法样样都好,这溥侗也不例外,成就最大的是京剧和昆曲,生旦净丑四个角他一个人都能拿的起来,二胡、弦子、琵琶等无所不通。造诣可见一斑,因排行老五,人称“侗五爷”。
二、张伯驹:系张锦芳之子,后过继给其伯父直隶都督张镇芳。字家骐,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爱国民主人士,中国第一大收藏家,享有“神童”之誉。尤其鉴赏方面的能力特别厉害,而且对古董,古玩,京剧研究,诗词格律,绘画各方面都特别通,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戏曲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张伯驹最了不起的是散尽家财收购国宝,一生捐献的国宝,在当时便有人估计已高达亿元之巨,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又何止这个数目 ,他的大儒景行、高道善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
三、袁克文: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昆曲名家,是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从少年时代即有过目成诵的天赋,记忆力非一般人能比。因此,袁世凯对所生17子、15女最宠爱的就是袁克文。与袁世凯完全相反的是,袁克文对于政治完全的不感兴趣,对诗词歌赋、音律、京剧样样精通,而且对于字画文物的鉴赏能力,和张伯驹一样,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 他与其兄袁克定意见相抵,触怒了袁世凯,于是他便移居天津,加入青帮,成为了天津的青帮大亨,当时流传一句话“南有杜月笙、黄金荣,北有袁克文”。 民国十一年,潮汕大风成灾,死亡十几万人。面对严重的灾情,袁克文将自己心爱的字帖卖了赈灾。一幅为宋朝宣和年间的玉版《兰亭帖》精拓本,袁克文亲笔在上面题签和引首跋尾。还有一折扇,一面拓有古金银货币,并亲笔题识;一面是唐志君所绘的红梅。
四、张学良:字汉卿,东北奉系大元帅张作霖之嫡长子。人称“少帅”,陆军一级上将,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在1928年的时候,通电拥护蒋介石,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使中国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后来在1936年的时候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日。后来被软禁在台湾五十多年。2001年以101高寿去世于夏威夷檀香山。
关于民国时期京城四少具体是哪几位有几种说法,其中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和袁世凯次子袁寒云(即袁克文)在各个版本中都有出现,其他的像清朝皇族加郡王衔恭勤贝勒载治之子溥侗、孙中山之子孙科、时任直隶总督张镇芳之子张孝若、时任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民国执政段祺瑞之子段宏业、段祺瑞的侄子段宏纲都有在各个版本的四公子中出现。按张伯驹所著《续洪宪纪事诗辅注》写道:
“人谓近代四公子,一为寒云(袁克文),二为余(张伯驹),三为张学良,四、一说为卢永祥之子小嘉,一说为张謇之子孝若。又有谓:一为红豆馆主溥侗,二为寒云,三为余,四为张学良。”
我们以张伯驹写的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卢小嘉介绍。
袁克文
袁克文也叫寒云,是袁世凯的儿子,中国河南项城人,生于朝鲜国汉城,文学家,青帮大老、昆曲名票,一生诗酒风流,故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如果说他的贡献,那只能说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了,袁克文喜欢名人故事曾经写作过《纪晓岚小传》、《叶子新书》、《沿革表》、《角戏志》、《黄河篇》、《辛丙秘苑》。其中《叶子新书》是研究叶子戏的,算是为文化传承留有资料吧,《辛丙秘苑》记载的民国初年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内幕,可以让研究历史的学者们和正史记载的事件进行互补,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的大事件。
张伯驹
张伯驹(1898年-1982年2月26日),本名家骐,字伯驹,以字行,别号丛碧,春游主人,好好先生等,河南项城人,中国收藏家和书画家、诗词学家及京剧研究家。其生父为张锦芳(1872年–1942年),养父为清末直隶总督及河南都督张镇芳,表叔为袁世凯。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好收藏,1946年初,在中国东北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故宫散失的书画。当时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的张伯驹即提出两项建议:一是所有溥仪“赏”溥杰单内者,不论真赝,统由故宫博物院作价收回;二是经过鉴定确为精品者,亦作价收回。但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只口头允诺并未着手进行,遂使许多名画珍品落于商贾之手。1956年,张伯驹和夫人潘素,将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李白字《上阳台帖》, 陆机《平复帖》,杜牧《赠张好好诗卷》,黄庭坚《诸上座帖》,吴琚《离家诗》,蔡襄《自书诗帖》,赵孟𫖯《章草千字文》等献给国家,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亲笔签发“褒奖状”,予以褒扬。张伯驹的主要贡献就是在文物保护工作上,为我们保存下来许多珍贵的字画。
其中《平复贴》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可见其珍贵。
张学良
张学良我们比较熟知,是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长子,关于张学良的晚年不敢做任何评论,张学良在抗日战争中做的贡献也无需多做介绍,张学良在抗日战争期间极力反对内战,1936年12月1日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后来前任江主席在西安事变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中国从长期内战到全面抗日的重要历史转折。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的,张、杨两将军的义举‘有大功于抗战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张学良曾经自己评价自己“评论就让别人去评论去,我不在意。你看我一生,我争权夺利过吗?我从来没为我自己争权夺利过,我能给国家,给人民贡献,我尽我力量。我个人地位,我随便怎样,我就走开,就完了”
卢小嘉
卢小嘉,又作少嘉、筱嘉,民国四公子之一,山东省济南府济阳县人,民初将领卢永祥(卢子嘉)之子。关于卢小嘉的事迹大多是传闻,民国初年,依照法制,当时上海是归江苏管辖,但浙江督军卢永祥因为是皖系,在上海实质控制了多数的重要衙门,只有时任上海警察厅长徐国梁亲近直系的江苏督军齐燮元,徐还拥有着一支七千余人的警队,打算归顺江苏方面,卢小嘉瞒着父亲,买通斧头帮帮主王亚樵将徐刺杀,并告知王亚樵,徐国梁时常于午后到澡堂泡澡,1923年11月12日,王亚樵遣枪手埋伏开枪杀死徐国梁,但刺客随即被捕获,并供出幕后主使王亚樵、金主卢小嘉。此事也是甲子兵祸的导火线之一,齐燮元愤怒,发动猛攻,攻陷杭州,卢家流亡日本。
四公子之名并不是源于其本人有多少贡献,而是指他们出生于当时有名的世家,他们自己虽然各有贡献,但对他们四公子的名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
标签: #银行家属于金融界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