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的主要演员张译、海清的片酬是多少
《红海行动》是新年贺岁档冲出来的一匹黑马,虽然在播映前没有进行大量的宣传,但是这部全剧组人员用心去演绎的电影,还是杀出了一条血路,获得极高的口碑。过年的时候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本来是想去看《西游记之女儿国》的,但是临时看到淘票票上这部电影的平分竟然高达9.4,所以决定临时改票,去看《红海行动》,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电影票已经售罄,而且连续好几天都没有票了,可见这部剧的口碑有多好。
这两位主演在国内虽然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和国内一线花旦和小生们相比,咖位还是差了一定的距离。
想当初安吉拉大宝贝抠图拍摄的电视剧还有8000万的片酬,打打游戏瞪瞪眼就把钱拿手里了,轻松成为娱乐圈影视剧好资源的收割机。
但是像张译和海清这样在剧组冒着生命风险拍戏的演员,即使演技再出众,人物细节和情感把握的再好,一场电影下来,俩人的总片酬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000万。
首先,张译和海清在电视圈属于大咖,但是在大荧幕上,作品不多,电影扛大梁的代表作也基本没有,所以片酬不会有高的离谱那种,更不能和流量小生和小鲜肉比。
但是,小编相信,张译和海清能够拍这部电影,并不是完全冲着钱去的。两名演员在小编的心中,都是对艺术有一定追求的,颜值都算不上特别优秀,但演技绝对过硬。
为什么说他们不是冲着钱去的呢?因为从之前的各种采访中我们得知,这部片在非洲拍摄期间非常艰苦,无论是居住饮食,还是拍摄条件,都异常艰辛。以张译和海清的知名度,完全可以远一些轻松的电影拍拍,片酬一分不少,但是两人选择了这部电影,这部反映也门撤侨的爱国主义电影,也是一部弘扬反恐主题的电影,通过他们的演绎,呈现给了全国观众一部正能量大片,不但燃爆了票房,更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这些绝不是百万、千万片酬所能比拟的。
在当今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的崛起迫切需要价值观输出和文化输出,这样一部电影,充分表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反恐怖主义的立场,在保护国人和世界人民上的坚定决心,意义深远。
在这里,要向两位优秀演员的演绎致敬,向林超贤导演和其他演职人员致敬。
中国娱乐圈的明星分为一线二线三线,每年都会有榜单出现,根据你排在的位置,电影和电视剧的片酬不一样。
一线明星。电影片酬1000万以上。像成龙,周润发,范冰冰等超一线明星价格可以达到三千万以上。李连杰之前拍《投名状》片酬就一个亿。
二线明星。电影片酬300万到1000万。
三线明星。电影片酬300万以下甚至更低。
再往后,就是一些网剧演员,俗话说的十八线了,为了出名可以不要钱拍摄。
张译和海清不属于超一线明星,不过根据两人的粉丝和流量,也算是二线实力演员,预测500-1000万左右。在娱乐圈价格应该中等。毕竟片酬高低有时候还要看你的商业价值,在广告,综艺,作品,影响力等各个方面考量,不然没那个号召力,你开那么高的片酬,正常制片人是不会请的。
大家好我是李沁,《声临其境》正在播出中,你们是如何看待配音这个职业的呢
李沁好!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配音演员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他(她)们的辛勤付出,对一部电影来说,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试想,如果影视的前期制作都很成功,而后期配音达不到应有的档次,致使整个影视层次降低,是不是很可惜?
平时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一般人都不会刻意去关注配音演员,但即使如此,仍有大量的配音演员,在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份内的职业。
我比较佩服的配音演员有86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配音演员李世宏和李扬,周星驰的御用配音石班瑜,还有《熊出没》、《大头儿子》等动画片的配音演员。
86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配音演员前后有两位:李世宏和李扬。其中前四集由李世宏配音,后面的由李扬配音。
可以说,70、80后都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每到春节,看《西游记》是必选节目。之所以《西游记》能影响几代人,除了生动的情节和演员的精彩表演之外,配音演员的绝妙配音,也是原因之一。
李扬老师就更不用说了:唐老鸭,希特勒等角色,更是为大家所熟知。
再一个厉害的配音演员——石班瑜,也许大家并不熟悉,但一提到周星驰,恐怕就不会有人陌生了。
石班瑜是星爷的御用配音师,可以说,星爷之所以能够在大陆家喻户晓,至少三分之一的功劳应归功于石班瑜。
星爷的搞笑功夫,不仅体现在肢体语言和夸张的动作,更大一部分来自语言。石班瑜把香港话变成普通话,使我们都能够听懂并被深深地吸引。如果让你看港版的《大话西游》,是不是觉得怪怪的?
小盆友们喜欢的动画片,比如《熊出没》中,光头强、熊大、熊二等角色的配音,在刻画光头强的狡猾、熊大的稳重、熊二的憨厚方面,更是至关重要的。
很喜欢看《身临其境》这个节目,了解演员这个职业,其中配音也是演员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艺,优秀的配音演员很多,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动物世界,广播剧作品,游戏作品,国外电影电视剧配音都需要一个悦耳磁性的声音来传递,需要有优质的嗓音和扎实的台词功底,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作品更加丰满,角色更加富有灵动性,给灵活有趣的画面增添活力,让视觉与声觉同样享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喜欢看李沁表演的配音节目,很认真很用心,在给夏雨荷配音的时候,李沁把真实情绪带到表演中,把观众都感染到一起哭了,每一个情节的每一句配音里都能透入出人物特点的喜怒哀乐,在情绪表达上收放自如。这是很可贵的完美表演,真的给人一种声临其境的感觉。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演绎经历还很年轻,能表演如此投入,说明很用心很负责,很受观众欢迎,支持一下——李沁,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更有趣的表演。
- 配音对我我来说,接触最早就是孩童时期在中央台的动物世界栏目里,当时就想这么一部动物纪录片,能解说的这么动听。
- 大点了之后才知道周星驰的电影里幽默的话搞笑的语气,都不是本人的声音,都是用他的御用配音师。我开始对这个行业感兴趣。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配音也是一项很重要的环节,配音不仅仅是吧要说的话表达出来,一个好的配音师会用感情来表达,带着观众慢慢的进入到想要表达的场景里。如果向你的女朋友求婚的时候说“我爱你”用不带任何感情的平淡口吻,你觉得她会答应你吗?
- 一个好的配音会为这部作品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会给这部影视作品增光添彩。配音师也是演员,他们同样也要表达出这部作品带给观众的一些想要表达的东西,要根据角色来表达当时的喜悦、高兴、悲伤、疯癫。
- 有人说配音行业0基础就可以入门。我虽然不从事这个职业,但以我的理解这也是需要一定的功力和天赋的。比如你的普通话标不标准、会不会正确的表达情绪、如何表达各种技巧类的配音。
- 总之配音也是影视行业里密不可分的职业,他们和演员和作品同样带给我们观众喜、怒、哀、乐。一样值得我们尊敬!
我一直觉得声音跟演技一样,具有穿透力。好的演技能让人身临其境,同样的,好的配音,能让人眼前一亮!
我之前追过一部动漫——《能继续奔跑下去真是太好了》,里面就提到了声音的力量。让男主选择这条道路,正是因为那一缕陌生甜美的女声祝福!
像我追日漫从不能接受国语配音,女生节《夏目友人帐》剧场版上映的时候,我当时不知道分两个版本,但我发现是普通话配音之后,不久之后我就离场了。你们可以说我矫情,我完全可以接受,但这个也改变不了,国内的配音行业真的很不发达。
看到头条经常有人会问,国漫什么时候可以超过日漫?国漫有崛起的希望吗?
尽管我很少看国漫,但我觉得有,《白蛇缘起》做得就挺好的啊!可是在配音,也就是声优这个行业得投入更大的资本。
要是你不懂一个国家的语言,你也不是这个土地土生土长的人,最后你发现,你居然每次都听出来某个人独特的声线。
这是不是声音的力量?!
演技可以让你记住演员,配音也可以让你记住角色
中国很少有因为配音红起来的“声优”,为什么?因为大家不太重视这艺人背后声音的真实主人!因为国民普遍都不太在乎这个行业。
我前段时间追了一个综艺《演员的品格》,当时对一个男生——丁禹兮影响特别深,准确来说,脸盲的我因为声音记住了他。
他在第一次选了胡歌在《琅琊榜》演的梅长苏,明明有两个梅长苏,为什么我只记住了丁禹兮的?抛开演技不讲,丁禹兮那一声——萧景琰,挠到我心里去了,然后我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大男孩。
我一直觉得演员不应该单单只有演技,或许现在对演员的配件要求都太高了,但我觉得演技和台词是起码的。我没追过《楚乔传》,但我在b站刷到,她跪着求窦骁不要离开那一段。
原声真的有震撼到我,这里的震撼不是说一定要有多专业,多空洞,但这个声音是演员赋予角色的情感。如果演员演的方向是对的,情感也是对的,那么声音怎么会使错的呢?
我没有玩过《恋与制作人》,但我听过李泽言的声音后。我很确定,如果我玩我肯定选他,声音真的太有穿透力了。
其实配音这个行业,不比演员,他们可能在后面默默无闻了一辈子,也没有多数人记住他们的样子。可是他们跟演员不一样,配音行业的人,多数情况,他们的声音会被一直记得。
像楚雨荨的声音,像甄嬛的声音……容颜会随着时间老化,但声音的力量永远不息。
我也很希望,未来可期!中国的配音行业也会越来越发达!声音的可塑性太强了,所以不要浪费它啊!
标签: #综艺张艺